创想与塑造,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
11月14日,由之文课程研发的面塑探究式课程在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“磨课教室”开课。本期课程共10次,每次课1.5学时,上课的学生来自高一和高二年级。
面塑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同学们
动手捏制环节,同学们专心于自己的作品
第1次课上,山西省面塑非遗传承人岳桂花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大量艺术面塑,借助课件向学生讲述了面塑的历史。欣赏讲述过程中,岳老师还向学生抛出了一系列与面塑特点材料相关的问题,通过思考总结归纳得出答案的这个过程,学生们对面塑艺术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。
刚刚接触面塑的学生们,从较为简单的玫瑰花开始。由于第一次接触,大家略显生疏,但在专业指导下,还是顺利完成了,有些同学的作品还很精致呢。课后岳老师还布置了作业,山西面塑的特点是什么?山西有哪些独具特色的面塑?让学生亲自探究面塑的特点,亲自动手打磨工具。
岳老师给出指导,同学们受益匪浅
心灵手巧的学生正在制作玫瑰花
遇到困难的同学在认真向岳老师请教
第2次课上,由于大家都认真地完成了上一节的课后作业,所以当老师问到山西面塑的问题时,大家都能积极踊跃地回答。山西面塑造型夸张、生动,用色明快、大方,风格粗犷、朴实、简练,并富有雅拙的美感,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,历史悠久,是一种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。在介绍面塑材料时,岳老师向大家提出日常生活中吃的面团和面塑的面团有何区别?为什么有这种区别?在探究这一问题时,大家了解到的不仅仅是面塑知识,更是掌握了学习探究的方法。在介绍完面塑工具后,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材料包,开始了捏制小兔子的环节,有了第一次课的基础,学生在捏制兔子时便得心应手多了。
同学制作的面塑兔子在吃胡萝卜呢
目前,面塑课程已在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进行到第3次了,同学们对面塑的兴趣也在逐步增大,在制作环节大家越来越娴熟,较为复杂的熊猫造型也能细致完成。面对沉重的高考压力,此次面塑课程像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一次休闲旅行,学习到了技艺又放松了心情,动手的同时还能开阔思维,提高学习能力。
岳老师借助课件把面塑知识传授给同学们
各种姿态的面塑熊猫制作完成
本期面塑探究式课程是之文K12教育的非遗探究式系列课程之一,通过探究式的方法教授面塑技艺,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,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。
山西省面塑非遗传承人岳桂花老师”黄土风“面塑作品

明升体育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来源:明升体育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,版权均属明升体育网所有,转载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明升体育网”,并附上原文链接。
二、凡来源非明升体育网的新闻(作品)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月度排行
- 1创想与塑造,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...
- 2河北南和出土北宋时期八棱碑 距今已有90...
- 3我国启动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
- 4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“豪车”展露真容
- 5古籍的文物收藏价值如何衡量
- 6国家文物局公布2018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...
- 7明升体育88
- 8以色列小镇发掘出24枚稀有古币 穿越千年
- 9国宝级文物修复师: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
- 10探访世界唯一一家蒙古秘史博物馆
新闻速递
- 浙江省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
- 华侨建“浙南民俗文化馆” 展出4220件农耕文化展...
- 34个历史文化村落已成为舟山乡村振兴的支点
- 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在浙博首次集中亮相
- 杭州西湖景区开展文博单位消防安全检查
-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举办
- 一场17块碎片的“文物手术”——西周铜铃修复记
专题视点MORE
原创推荐MORE
- 创想与塑造,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
- 龙泉琮式瓶
- 给人好运的锦鲤,竟藏着这么大的秘密?
- 音可通神,鼓舞人心
- 秋季吃蟹指南 —中西方文化下的蟹
- 乘槎使者海西来 ——丝绸之路上的石榴文化
- 盛世风袭北京城,金秋月览长安客(下篇)
- 阿富汗珍宝展之: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
- 历经9个世纪的《文画苏题卷》
- 梦回大唐,随我驰马扬鞭意气风发可好?